公众登录

神经内科

各类神经内科疾病的非手术治疗

顾伟伟 神经内科主任

擅长神经系统、尤其是脑血管病专业的诊断治疗

脊肌萎缩

2014年3月30日 10:40 来源: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
 

【概述】

 脊肌萎缩症简称脊肌萎缩(spinal muscular atrophy,SMA),是脊髓前角细胞进行性变性疾病,部分脑干下部的运动神经核也可受累。临床表现为肌无力和肌萎缩,多在肢体近端肌肉开始,也可表现有舌肌萎缩和吞咽困难。儿童病例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。


【症状体征】

 SMA可分成很多类型,常见的有:

 (一)SMA I型(Werdnig-Hoffmann病)

 1/3的患儿于出生前发病,其母于妊娠中可感到胎动减慢,或胎动突然停止。几乎100%于生后5个月内发病,生后不久即表现为肌肉无力,以四肢近端肌群受累为主,躯干肌亦可受累。呈现明显的肌张力低下及自主活动减弱,反射消失,伴肌肉萎缩,舌肌受累可有肌肉萎缩及肌纤维颤动。严重的婴儿可表现为吸吮及吞咽困难,哭声低弱,呼吸表浅,翻身、抬头困难,常因呼吸道反复感染而早期死亡。此型预后最差,95%于生后1岁半内死亡。

 (二)SMA II型

 多在生后6~15个月内发病,个别者可在1~2岁时发病。6个月后开始出现运动障碍,表现为对称性肢体无力,下肢重于上肢,近端重于远端,肌张力低,腱反射减低或消失,患儿可独坐,但不能独立站立和行走。早期无肋间肌和延髓麻痹症状,l/3可有面肌受累。1岁后起病者可生存至少年或成年,严重者可致残。

 (三)SMAⅢ型(Kugelbery-Welander病)

 又称为少年型进行性脊肌萎缩。为常隐遗传,1/3有家族史。发病多在2~17岁,男性较女性多见。本型起病隐袭、缓慢进展,表现为肢体近端无力和萎缩,早期以大腿、髋部无力明显,走路时呈鸭状步态,站立或上台阶困难,逐渐累及肩胛带及上肢肌肉,手肌则较少受累,但胸锁乳突肌较易易受累少数患者亦可出现面肌、软腭肌及舌肌受累,约1/4可出现腓肠肌假肥大。少数患者可有手肌束颤及弓形足和双手细小震颤。本型预后良好,个别女性可有正常寿命。轻型患者20岁后仍可行走。本型因可出现肌酶如CPK等不同程度的增高,肌电图除神经源性损害外尚可有肌源性,因而需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鉴别,肌肉活检有助于诊断。

 (四)成年发病的SMAⅣ型

 又称为成人慢性近端脊肌萎缩症(adult chronic proximal spinal muscular atrophy),约l/3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。本型的发病年龄多为18~30岁,最晚可达60岁。起病隐袭,进展缓慢,主要为进行性上、下肢近端无力或萎缩,肌张力低下,反射减低或消失,有肌肉束颤。除肢体近端受累外,晚期可出现后组颅神经受累。一般预后尚好,发病后可存活20~30年。少数家族病情进展较快,病程只有2~3年。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者发病多在40~60岁,预后较为良好,可至正常寿命。

 (五)成人发病X-连锁SMA(Kennedy病)

 又称为性连锁脊髓延髓肌萎缩(X-linked spinal bulbar muscular atrophy, SBMA),是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。发病年龄在40岁以后,首发症状为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,几年后方出现肢体无力。舌束颤和肢体肌肉的肌束震常可见到。肢体无力以近端为重,随疾病进展逐渐波及远端。无感觉障碍和锥体束征。

 该型SMA的基因突变编码部分男性激素受体,所以男性患者常有乳房发育增大,睾丸萎缩,生育力下降和内分泌异常如糖尿病等,可测雄激素受体水平。

 (六)其他类型SMA

 除上述几种常见的类型外,尚有多种类型,如儿童和青少年期局灶性肌肉萎缩症,常见的有:局限于延髓的Fazio-Londe综合征,儿童期发病的延髓运动神经元变性的致死性疾病,临床表现为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等后组颅神经痹症状和体征;以及局限于肩胛腓骨肌群的肩胛腓骨肌萎缩症(scapulo-peroneal muscular atrophy)等。




给我一份信任 ,还您一颗健康愉快的心

©2014 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官网 新ICP备16003837号